先暫時離開台南之旅一下,變化一下口味😄。不過,看到後面你就知道,其實還沒離開😆。
在區塊鏈世界泡久了,聽夠了區塊鏈能幹啥的吹噓話術,也眼睜睜看著,很多用例在眼前真實展開。
只是,覺得還不夠。世界運作的方式,區塊鏈還沒佔上關鍵的角色位置。
咱Hive這種本來就是數位方式運作的用例就不說了。來點真實一點的?能影響你生活的?
今天就來說說,一個我從在台南旅行獲得的靈感💡❗️
pixabay
來來來,看看下面這三張並列的地圖。
這三張是我真實在台南旅遊時,在同一地點所截的手機圖,不同APP,但同時同地點。
最左邊的是大家很眼熟的Google地圖,中間是我曾經介紹過的ChargeSPOT手機電池租用系統,最右邊則是我常在安利的跑賺Aglet APP。
為何並列呢?很簡單,我當時就是同時在用這三個APP,一方面,Google MAP資訊最全面,找店家跟評價很到位,也可以規劃路線;其次,我需要找手機充電電池,在外面旅遊,又是拍照又是看地圖,很容易就沒電的;最後,也是得順便抓抓我的Aglet藏寶點啊😅!都來了,順路不抓嗎😊?
所以,我走在路上,不時切換來切換去。久了,覺得很惱人。
為什麼不能整合在一個APP下面哪!
這是我心底最真實的聲音,也是一個沒有被市場滿足的用戶心聲🎤。因為每切換一次,就得重新看一下我到底是在哪個點,每個APP的距離又設計不同,甚至馬路顯示哪一條都不一樣,很難很快抓到自己要的訊息。
![]() |
![]() | ![]() |
放下不開心,想想到底這是怎麼回事?
其實也很簡單,大家不同公司啊,沒整合,怎麼可能跟其他人分享自家公司的資訊,這可都是用來賺錢的商業寶庫啊~~~
似乎有理。但回頭想想,其實還是缺了一個東西,那就是一個公共設施的概念。
因為馬路是不變的,地圖是不變的,店家也某種程度可以是不變的。對於三個APP來說,這些都可以是公共資訊。
只是可能Aglet不想跟Google MAP買服務,ChargeSPOT需要自己開發一套等等理由,所以沒有商業結盟。
如果有一套公共開源的地圖系統可以讓各家APP在上面建服務就好了...
想像中,這套系統就很適合用區塊鏈來做。有個委員會或是DAO之類的,用地圖token來讓整個系統可以演化進步,更新所有真實物理世界的訊息。
然後各家APP可以自由呈現這套公開鏈上地圖的訊息,用戶要使用該APP,就套疊上去就好,怎麼收費,各家跟消費者去算去。
如果真能這樣,那我就可以只要開一個APP或網頁,然後選擇我要套疊哪些訊息:Google的店家評價、ChargeSPOT的電池站點、Aglet的藏寶點... 甚至是Hive 上的 #pinmapple 地圖遊記等等...
讓主圖不要動(對啊,真實世界只有一個好嗎?),不斷豐富上面可以附加的服務,這不是很好的商業模式嗎?總比大家都得畫個地圖,然後互相卡來卡去好多了吧!?😣
pixabay
這說的有沒有理呢?有理怎麼還沒人做呢?我可做不來,我只是會水文跟煮東西的一介美女而已啊~~~ 😂😂😂
旅行可以發覺靈感,這是真的耶!哈哈!
歡迎繼續follow我的台南追憶之旅 #reminiscence 喔~~~ 😉